形态描述
翅展雄蛾42—52mm,雌蛾49—63mm。
体翅黄褐至茶褐色。前翅中室端有一较大长圆形白斑,其上方有一小白斑,时连时离,白斑形状和大小变化较大;由顶角至后缘有一深褐色弯曲的斜线,其内侧衬灰白边;由斜线至亚外缘斑列间散布有紫褐色鳞片;亚外缘斑列不甚明显。后翅上半部及腹部呈淡黄褐色。雄蛾触角羽枝部分较长。
雄性外生殖器 第8腹板梯形,上缘两侧有1对尖齿突;背兜中等骨化,较窄;背兜侧突叶状,具毛;抱器瓣上叶剑状,下叶退化;抱足略呈方形,末端有1对长刺突;阳茎细长,弯曲,基部粗,末端尖。
体翅黄褐至茶褐色。前翅中室端有一较大长圆形白斑,其上方有一小白斑,时连时离,白斑形状和大小变化较大;由顶角至后缘有一深褐色弯曲的斜线,其内侧衬灰白边;由斜线至亚外缘斑列间散布有紫褐色鳞片;亚外缘斑列不甚明显。后翅上半部及腹部呈淡黄褐色。雄蛾触角羽枝部分较长。
雄性外生殖器 第8腹板梯形,上缘两侧有1对尖齿突;背兜中等骨化,较窄;背兜侧突叶状,具毛;抱器瓣上叶剑状,下叶退化;抱足略呈方形,末端有1对长刺突;阳茎细长,弯曲,基部粗,末端尖。
大小
生物学
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1代,6—8月出现成虫。
寄主植物 竹。
寄主植物 竹。
生境信息
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1代,6—8月出现成虫。
寄主植物 竹。
寄主植物 竹。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观察标本 湖北兴山(31.2°N,110.7°E,1350m),2♂♂1♀,1993.Ⅵ.11.)。黑龙江岱岭390m,1♂,1958.Ⅶ.6,1♀,1962.Ⅶ.4。陕西宁陕火地塘1700m,1♂,1979.Ⅶ.31。河南松县白云山1♂,2003.Ⅶ.25。